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三种,其中以单纯型最多见,不同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
1.症状
单纯型: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可有耳鸣。检查可见鼓膜穿孔,穿孔后有脓液流出,脓液为黏液性或黏脓性。
骨疡型: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耳内流脓、恶臭,听力下降明显。检查可见鼓膜穿孔较大,边缘有血迹,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胆脂瘤型:症状更为严重,可出现耳内长期流脓、恶臭,听力明显下降,伴有眩晕、面瘫等症状。检查可见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穿孔,鼓室内有豆渣样物质,肉芽或息肉。
2.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进水。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局部治疗: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如果鼓膜穿孔较大,不易愈合,可以行鼓膜修补术。
手术治疗:对于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中耳内的病变组织,重建听力。
需要注意的是,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孔不愈合、中耳粘连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