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可继发于肺结核,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预防关键是及时治疗肺结核等结核病。
1.病因
结核性脑膜炎是全身性结核病的一部分,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后,在脑膜和脊膜的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形成结核结节。
2.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颅神经受损的表现,如面瘫、听力下降、视力障碍等。
3.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脑脊液检查中,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结核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有助于确诊。
4.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抗结核治疗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疗程较长。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呕、脱水等。并发症的治疗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5.预防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是及时治疗肺结核等结核病,避免结核菌传播。此外,卡介苗接种也可以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
6.注意事项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抽搐等,应及时处理。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过敏等,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
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