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核气病
梅核气病是因情志不畅、肝气瘀滞,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病因包括情志不畅、肝气犯胃、痰气互结,诊断需中医望闻问切与西医检查相结合,治疗方法有中药调理、针灸、按摩、心理治疗、生活调理等,预防调护需调摄情志、饮食调理、劳逸结合。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病证,是指因情志不畅、肝气瘀滞,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下是关于梅核气病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病机:
情志不畅:长期抑郁、焦虑或恼怒等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肝气犯胃:肝气郁结可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胃气上逆,痰涎内生。
痰气互结:肝气郁结、胃气上逆,使痰涎与气相互搏结,停聚于咽喉,形成梅核气。
2.症状表现:
咽部异物感:自觉咽部有异物梗阻,但不影响进食,吞咽时更为明显。
咯之不出:试图咳出异物,但往往无法成功。
咽之不下:异物感难以消失,即使不做吞咽动作也存在。
时发时止:症状可时轻时重,或在情志变化、劳累、多言后加重。
3.诊断方法:
中医望闻问切:通过观察舌苔、脉象,询问症状、病史等进行诊断。
西医检查:如喉镜检查,以排除咽部器质性病变。
4.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主要治则。
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整心态,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生活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志刺激,注意饮食清淡。
5.预防调护:
调摄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长期抑郁、焦虑。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酒。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梅核气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