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
肝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和其他器械引入肝脏肿瘤部位,进行局部治疗,具有微创、局部治疗效果好、可重复性强等优势,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复发或转移、肝功能较差或不能耐受手术、多发性肝肿瘤等患者。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要注意休息和随访复查。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谨慎。
1.治疗原理
肝肿瘤介入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栓塞剂或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或杀死肿瘤细胞。
此外,介入治疗还可以通过引流肿瘤部位的积液、缓解肿瘤压迫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症状。
2.治疗方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最常用的肝肿瘤介入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肝动脉,使药物在肿瘤部位积聚,同时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
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来杀死肿瘤细胞。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针插入肿瘤组织,通过射频能量使其凝固坏死。
无水乙醇注射:将无水乙醇直接注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脱水、坏死。
3.治疗优势
微创:介入治疗通过小的创口进行操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局部治疗效果好: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可重复性强:如果一次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复进行介入治疗。
联合治疗:介入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等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4.适用人群
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肿瘤患者。
手术切除后复发或转移的肝肿瘤患者。
肝功能较差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多发性肝肿瘤患者。
5.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肝功能等。
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处理。
介入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复查。
6.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患者的肝肿瘤介入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脏功能和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治疗剂量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老年人:老年人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避免进行介入治疗,因为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需要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治疗的利弊。
总之,肝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前后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