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包括多方面。环境控制上,需规避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过敏原,改善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湿润与通风。药物治疗有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调节剂、肥大细胞稳定剂等,可缓解不同症状。免疫治疗通过让患儿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使机体产生耐受性,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周期约23年。手术治疗适用于经药物和免疫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鼻腔结构异常者。特殊人群方面,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患其他过敏性疾病者要综合治疗并定期复诊。
一、环境控制
1.规避过敏原:了解孩子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高时。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织物,使用防螨床垫和枕套,以减少尘螨接触。家中避免饲养宠物,若已饲养,让宠物待在孩子活动少的区域,且定期洗澡清洁。
2.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定期清洗,防止滋生细菌。注意通风换气,降低室内过敏原和污染物浓度。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2.抗组胺药:分口服和鼻用两种。口服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鼻用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能快速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3.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对伴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儿适用,可减轻炎症反应。
4.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鼻液,可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过敏介质释放,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
三、免疫治疗
1.原理:通过让患儿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剂量由小到大,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性,减轻过敏症状。
2.方式:分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皮下注射需在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舌下含服相对方便,患儿可在家自行用药。免疫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持续23年。
四、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经药物和免疫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的情况。
2.常见手术:腺样体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等,旨在改善鼻腔生理功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低龄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在2岁以下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口服抗组胺药某些剂型可能不适合小婴儿。免疫治疗一般建议在5岁以上儿童进行。
2.生活方式: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运动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上,避免食用已知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3.病史因素:若孩子同时患有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治疗过敏性鼻炎时要综合考虑整体病情,遵循医生制定的联合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