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其主要症状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检查方法包括耳镜检查、听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耳道进水、加强身体锻炼等。
一、病因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此外,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也可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主要致病菌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症状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突然发生高热、呕吐、哭闹不安,甚至惊厥。
(2)耳部症状耳深部疼痛,逐渐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吞咽及咳嗽时加重。耳痛剧烈者,鼓膜穿孔后,疼痛可明显减轻。
(3)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后,听力可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鸣。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分泌物呈脓性者,常提示为急性感染发作,亦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2)听力下降轻重不一,因耳内长期存在积液,可导致传音结构失效,听力损失可随头部的位置而改变。
(3)其他可有耳鸣、耳闷胀感等。
三、检查
1.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鼓膜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化脓性中耳炎。
2.听力检查
听力检查可以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有助于评估病情。
3.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中耳乳突的情况,排除其他病变。
四、治疗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全身治疗
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使用2%酚甘油滴耳,以缓解耳痛。鼓膜穿孔后,应使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并滴入抗生素滴耳液。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局部治疗
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滴耳液。
(2)手术治疗
对于鼓膜穿孔较大、经久不愈,或中耳有肉芽、胆脂瘤等病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等。
五、预防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感染扩散。
2.擤鼻涕时应注意方法,避免同时按压两侧鼻翼。
3.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
4.游泳时应注意保护耳朵,可佩戴耳塞等。
5.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六、注意事项
1.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2.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儿童化脓性中耳炎应注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耳毒性。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