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跟补牙的区别
根管治疗和补牙在口腔科常见,二者存在多方面区别。治疗原因上,补牙针对牙体硬组织损伤未累及牙髓,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感染或炎症;治疗过程中,补牙去除龋坏组织后填充,根管治疗要开髓、预备、消毒、充填等多步骤;治疗次数补牙一般一次,根管治疗需24次;治疗费用补牙相对低,根管治疗因复杂较高;治疗后效果及预后,补牙恢复好但可能再龋,根管治疗后牙齿脆弱需牙冠保护。此外,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患全身性疾病人群在进行补牙或根管治疗时,都有相应的注意事项。
1.治疗原因:
补牙:主要针对牙齿表面因龋齿(蛀牙)、磨损等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损伤,但尚未累及牙髓。当细菌侵蚀牙釉质和牙本质浅层时,牙齿会出现龋洞,此时通过补牙可终止龋病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比如,患者因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小龋洞,无明显疼痛症状,就可能只需补牙。
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受到感染或炎症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深龋未及时治疗,细菌进一步侵犯牙髓;牙齿外伤导致牙髓暴露;牙周炎逆行感染波及牙髓等。例如,患者牙齿出现自发痛、夜间痛、咬合痛等症状,表明牙髓可能已发炎,通常需要根管治疗。
2.治疗过程:
补牙:先使用牙科工具去除龋坏组织,对窝洞进行清洁、消毒和干燥处理,然后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进行填充,恢复牙齿外形,最后进行打磨、抛光,使补牙部位与周围牙齿表面光滑衔接。如用树脂材料补牙,填充后光照固化即可快速定型。
根管治疗:首先在局部麻醉下开髓,暴露牙髓腔,去除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接着进行根管预备,清理、扩大根管,为后续充填做准备;之后对根管进行消毒封药,杀灭残留细菌;最后用牙胶尖等材料严密充填根管,再进行补牙或做牙冠修复。根管治疗一般需多次就诊,每次间隔12周。
3.治疗次数:
补牙:通常一次就诊即可完成。简单的浅龋、中龋,医生去除龋坏组织后直接填充,患者当天就能恢复正常饮食。
根管治疗:一般需要24次就诊。首次开髓引流缓解疼痛,第二次进行根管预备,第三次根管消毒,最后一次完成根管充填和补牙或牙冠修复。
4.治疗费用:
补牙:费用相对较低。根据补牙材料不同,如玻璃离子、树脂等,价格在几百元不等。
根管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因为其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且可能涉及多次就诊,费用通常在几百元到数千元,后牙根管治疗因根管系统复杂,费用可能更高。
5.治疗后效果及预后:
补牙:若龋坏未累及牙髓,补牙后能较好恢复牙齿功能,正常使用。但如果患者口腔卫生仍不佳,补牙后可能再次发生龋齿。
根管治疗:虽能有效去除牙髓炎症,保存患牙,但由于牙髓被去除,牙齿失去营养供应,变得脆弱,治疗后一般建议做牙冠保护,否则牙齿可能出现劈裂,影响使用寿命。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乳牙若需补牙或根管治疗,应选择正规口腔机构和有经验医生。补牙时选择对牙髓刺激性小材料,根管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损伤恒牙胚。因儿童配合度差,治疗前家长应做好沟通引导,必要时可选择无痛治疗技术。
2.孕妇:怀孕前应进行口腔检查,及时补牙,避免孕期出现口腔问题。若孕期需根管治疗,尽量在孕中期(46个月)进行,治疗前告知医生怀孕情况,治疗中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药物和射线照射。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补牙或根管治疗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病史和用药情况,便于医生评估风险。根管治疗后,因老年人咀嚼功能减退,镶牙修复时要选择合适假牙,恢复咀嚼功能。
4.患有全身性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口腔感染,补牙或根管治疗前应控制好血糖,治疗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治疗后感染风险增加,需密切观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