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和血行传播,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人群易感。特殊人群需注意:儿童按时接种卡介苗、避免与患者接触、保证营养;老年人定期体检、治疗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规范用免疫抑制剂、做好防护、监测免疫指标;营养不良人群改善饮食、治疗原发疾病。
一、结核性脑膜炎的传染病因
1.致病菌
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脑膜和脊髓膜,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细菌具有抗酸性,可通过特殊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阴暗潮湿处能存活数月,但对热、紫外线等敏感。
2.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这些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可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核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3.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当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或尘埃后,细菌可在呼吸道黏膜定植、繁殖,部分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到达脑膜,引发结核性脑膜炎。
血行传播:结核菌先在肺部形成原发病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当细菌侵犯脑膜时,就会导致结核性脑膜炎。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骨结核、肾结核等,也可通过血行途径将结核菌传播至脑膜。
4.易感人群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结核菌的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婴幼儿,感染结核菌后更容易发展为结核性脑膜炎。年龄越小,发病风险越高,病情往往也更严重。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对结核菌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菌并发展为结核性脑膜炎。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进一步削弱机体免疫力,增加发病风险。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的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无法有效抵御结核菌的入侵,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
营养不良人群: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抗体的产生,使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增加,增加患结核性脑膜炎的风险。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注意按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能有效降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家长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进行接种。
避免儿童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中有肺结核患者,应做好隔离措施,患者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儿童共处一室,防止儿童吸入结核菌。
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感染结核菌的风险。鼓励儿童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2.老年人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等,以便早期发现结核菌感染。如发现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好血糖、血压,改善心肺功能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需调整用药,应咨询医生后进行。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定期监测免疫功能指标,如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以便及时发现免疫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营养不良人群
改善饮食习惯,增加食物摄入量,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肠内营养制剂等。
积极治疗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发疾病,如胃肠道疾病、恶性肿瘤等,从根本上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