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非都需手术,是否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类型及治疗效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因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治愈,或反复感染所致。对于病情较轻、单纯黏膜炎症型患者,中耳内主要是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以黏脓性为主,这种情况可先采取保守治疗。通过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直接作用于中耳腔杀菌消炎;同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无需手术。
但当病情进展,出现胆脂瘤型或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手术治疗就很有必要。胆脂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由脱落上皮堆积形成的囊性结构,它会持续破坏周围骨质,侵蚀听小骨、面神经管、半规管等重要结构,导致听力严重下降,甚至引发面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骨疡型中耳炎则存在中耳骨质破坏,保守治疗难以恢复病变组织。此时,需通过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重建中耳传音结构,避免病情恶化并尽可能恢复听力。
此外,如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长期规范保守治疗,仍反复发作、流脓不止,或听力持续下降影响生活质量,也应考虑手术干预。手术前医生会结合患者耳部CT、听力检查等结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权衡手术利弊,在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和恢复耳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