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继发病,好发于7岁以上儿童,春秋季多发,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和便血外,蛋白尿和血尿发生率高,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不全。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中医中药也有一定疗效。
1.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2.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抗体产生,从而减轻肾脏损害。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3.抗凝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肾脏功能。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缬沙坦等。
5.其他药物:如维生素C、钙剂等,可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应严格遵医嘱。同时,患儿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加重、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医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