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一般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一过性发热、轻微皮疹,异常反应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接种需注意,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
1.一般反应
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退。
一般接种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要任何处理;若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或发热温度超过38.5℃,则需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药物。
一般接种后6~12天内,可能出现轻微皮疹,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2.异常反应
过敏性皮疹: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局部瘙痒。严重者可出现紫癜、水疱、表皮松解等症状。
过敏性紫癜:接种后1~7天内,出现皮肤紫癜,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过敏性休克:接种后数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接种后5~7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可伴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不良反应并非一定会发生,且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如果接种后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疫苗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应避免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如果在接种后发现怀孕,应停止后续剂次的接种。
哺乳期妇女: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可继续哺乳。
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一般用于8个月以上的儿童。接种时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有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应谨慎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发热、急性疾病患者:应推迟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待病情恢复后再进行接种。
总之,乙脑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但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如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医生。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