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是怎么回事
输卵管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因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而导致,主要症状有下腹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病因
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的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大肠埃希菌等。此外,经期卫生不良、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等也可导致急性输卵管炎。
慢性输卵管炎:多由于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彻底或未予重视而发展所致,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主要原因包括:①下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可上行感染导致输卵管炎;②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炎;③输卵管结扎后再通术、输卵管成形术等,可因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而导致输卵管炎。
2.症状
急性输卵管炎:患者多有下腹痛、腹胀、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月经异常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慢性输卵管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有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等不适。部分患者可因输卵管粘连而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
3.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尿常规:有助于了解患者泌尿系统是否有感染。
病原体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的类型,有助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超声检查:可了解输卵管、卵巢等盆腔器官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输卵管炎。
输卵管造影:是诊断输卵管炎的常用方法,可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及堵塞部位。
4.治疗
急性输卵管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可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可配合中药灌肠、物理治疗等方法,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慢性输卵管炎: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
积极治疗下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避免不洁性生活。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应清洗外阴。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之,输卵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导致女性不孕或异位妊娠等并发症。因此,女性应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下生殖道炎症,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