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为什么要灌肠
肝性脑病灌肠原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肝性脑病灌肠旨在清除肠道积血与积食以减少氨生成吸收,调节肠道pH值使氨转化为不易吸收的铵离子,抑制肠道细菌生长来降低血氨。对于老年患者,灌肠动作要轻柔并密切观察耐受情况;儿童患者要选合适肛管、控液量压力,做好安抚且慎选药物;有肠道疾病病史患者,灌肠前医生需评估风险,可能调整方式或更换手段,以防加重病情。
一、肝性脑病灌肠的原因
1.清除肠道积血与积食: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会产生大量氨。同时,积食经细菌作用也会产氨。灌肠可有效清除肠道内积血和积食,减少氨的生成与吸收,从而降低血氨水平。研究表明,及时清除肠道积血能显著降低血氨升高导致肝性脑病加重的风险。
2.调节肠道pH值:肠道细菌在碱性环境中产氨增多,而酸性环境可减少氨的生成与吸收。通过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如醋酸溶液,可使肠道保持酸性环境,促使氨转化为铵离子(NH4+),铵离子不易透过肠黏膜吸收入血,进而降低血氨浓度。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采用酸性溶液灌肠后,患者血氨水平明显下降,肝性脑病症状得到改善。
3.抑制肠道细菌生长:灌肠可稀释肠道内细菌数量,还能通过使用含有抗生素的灌肠液抑制产氨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氨的产生。例如,新霉素灌肠液能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生成。临床观察发现,使用抗生素灌肠液后,肠道细菌产氨量降低,有助于控制肝性脑病病情。
二、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肠道黏膜较为脆弱。在进行灌肠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肠道黏膜,引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对灌肠的耐受情况,如是否出现腹痛、心慌等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操作或停止灌肠。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对疼痛等不适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若不仔细观察,可能延误病情。
2.儿童患者:儿童的肠道相对更细且脆弱,灌肠时要选择合适型号的肛管,严格控制灌肠液的量与压力,避免损伤肠道。由于儿童配合度较差,操作前应做好安抚工作,必要时可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另外,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选择灌肠药物时要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潜在损害的药物,以防加重肝性脑病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3.有肠道疾病病史患者: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肠穿孔等疾病的患者,灌肠可能会加重病情。在灌肠前,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灌肠的可行性与风险。对于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灌肠方式或更换其他治疗手段,以避免对肠道造成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