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有哪些
继发性肺结核的种类主要包括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和结核性胸膜炎,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副作用,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传染等。
1.局灶型肺结核:肺部局限性炎症病变,多位于右肺尖后段和左肺上叶尖后段。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结节或阴影。
2.浸润型肺结核:肺部炎症病变范围较广泛,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片状、絮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部病变广泛纤维化,形成多个纤维空洞。常伴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多个纤维空洞,周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状阴影。
4.干酪性肺炎:肺部大片状实变影,可伴有高热、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内有空腔形成。
5.结核球:肺部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一般在2-3厘米,边界清楚,密度较高,内部可有钙化或液化坏死。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结节状阴影,周围有卫星灶。
6.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有积液,可伴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胸水常规检查可发现结核菌。
治疗继发性肺结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
对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2.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应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3.注意休息:肺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4.加强营养:肺结核患者需要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蔬菜、水果等,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5.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及胸部X线或CT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避免传染: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人。在咳嗽、咳痰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痰液要用纸巾包好焚烧处理。不要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
7.注意个人卫生:肺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