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怎么办
胎盘粘连是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多因子宫内膜损伤或病变致胎盘绒毛植入异常。诊断方法包括产前超声、MRI检查及产后根据胎盘娩出情况确诊。治疗有保守治疗(药物、局部处理)和手术治疗(徒手剥离、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预防措施主要为避免多次流产刮宫、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疾病、规范孕期产检。特殊人群如多次流产史、高龄、有剖宫产史女性,孕期应密切产检,有异常及时就医并配合治疗。
一、定义
胎盘粘连指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是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多因子宫内膜损伤或病变,使胎盘绒毛植入异常所致。
二、诊断方法
1.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胎盘与子宫壁关系,如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内出现异常血流等,对胎盘粘连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准确性有限。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关系,对复杂胎盘粘连诊断价值高,尤其适用于肥胖孕妇或超声图像不清晰者。
2.产后诊断:胎儿娩出后,胎盘30分钟仍未自行娩出,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子宫壁紧密相连、难以分离,即可确诊胎盘粘连。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宫缩剂,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利于胎盘排出;米非司酮等药物可抑制滋养细胞活性,促进胎盘组织坏死、吸收。
局部处理:宫腔内放置球囊或纱条压迫止血,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手术治疗
徒手剥离胎盘:是最常用方法,胎儿娩出后,医生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徒手进入宫腔剥离胎盘。但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子宫。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介入手段栓塞子宫动脉,减少胎盘血供,利于胎盘排出,同时可控制出血。适用于有生育需求、出血风险高患者。
子宫切除术:对于胎盘粘连严重、出血难以控制、保守治疗无效者,为挽救产妇生命,可能需行子宫切除术。
四、预防措施
1.避免多次流产刮宫:多次流产刮宫易损伤子宫内膜,增加胎盘粘连风险。育龄女性应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
2.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及时治疗可降低胎盘粘连发生率。
3.规范孕期产检: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胎盘异常,对有胎盘粘连高危因素孕妇,加强监测,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有多次流产史女性: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风险高,孕期需更密切产检,向医生详细告知流产史。一旦确诊胎盘粘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病情。
2.高龄孕妇:高龄是胎盘粘连危险因素之一,孕期除常规产检,必要时增加超声、MRI等检查频率,了解胎盘情况。生产时选择医疗条件好医院,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有剖宫产史女性:剖宫产史会增加胎盘粘连风险,再次妊娠需警惕。孕期关注自身症状,如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及时就医。生产时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分娩及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