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炭疽是什么病
肺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急性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因主要是吸入含芽孢气溶胶或尘埃,传染源多为患病食草动物。症状初期类似感冒,急期病情急剧加重。诊断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治疗需隔离患者,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着手,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风险或病情较重,需格外注意防护与治疗。
一、肺炭疽的定义
肺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炭疽芽孢杆菌生命力顽强,其芽孢可在土壤等环境中长期存活。
二、肺炭疽的病因
主要因吸入含有炭疽芽孢杆菌芽孢的气溶胶或尘埃而感染。传染源通常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等,这些动物的皮毛、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携带病菌。当人类在处理病畜相关制品,如屠宰、剪毛、加工皮革等过程中,芽孢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三、肺炭疽的症状
1.初期:类似感冒,出现低热、咳嗽、咳痰、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一般持续23天。
2.急期:病情急剧加重,高热可达39℃以上,伴有寒战。咳嗽加剧,咳血性痰,胸痛明显,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
四、肺炭疽的诊断
1.临床症状:结合患者接触史及上述典型症状进行初步判断。有明确病畜接触史,且出现发热、咳嗽、咯血痰等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2.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采集患者痰液、血液等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阳性大杆菌,呈竹节状排列。
细菌培养: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可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炭疽特异性抗体,若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有助于诊断。
五、肺炭疽的治疗
1.隔离: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患者,防止疾病传播。
2.抗感染治疗: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类,也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及药敏结果而定。
3.对症支持治疗:对于高热患者给予退热治疗;呼吸衰竭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液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六、肺炭疽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和检疫,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畜污染的环境、物品等进行彻底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在从事可能接触病畜及其制品的工作时,如畜牧养殖、皮毛加工等,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等。对工作场所定期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3.保护易感人群:对高危人群,如兽医、屠宰工人、皮毛加工工人等,可进行炭疽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若儿童所在地区有肺炭疽疫情,家长应避免儿童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和环境,如病畜及其制品。若儿童出现类似感冒症状且病情进展较快,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在治疗方面,用药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孕妇:孕妇感染后不仅自身病情可能较重,还可能影响胎儿。孕期应尽量避免前往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场所。若怀疑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病情易加重。此类人群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若有相关接触史且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