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1型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包括胰岛素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注射时间不合理)、饮食因素(摄入量不足、碳水化合物比例不当)、运动因素(运动量过大、运动时间不当)、疾病相关因素(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病变)以及其他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睡眠不足)。同时,特殊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需家长与学校关注、合理调整饮食及胰岛素剂量;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不典型症状及饮食;孕妇则要密切监测血糖、适度运动并合理饮食,以预防低血糖。

一、1型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1.胰岛素使用不当

1.1剂量过大: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若胰岛素剂量计算错误或未根据饮食、运动等情况及时调整,易致低血糖。例如,运动量增加时未相应减少胰岛素剂量,多余的胰岛素会持续促使血糖降低。不同年龄段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对胰岛素需求变化快,若未密切监测和调整剂量,更易因剂量过大引发低血糖。

1.2注射时间不合理: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配合不佳也会引发低血糖。如短效胰岛素应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若注射后未及时进食或进食量过少,胰岛素作用高峰时就易出现低血糖。长效胰岛素若在睡前注射剂量过大,夜间也可能发生低血糖。

2.饮食因素

2.1摄入量不足:未遵循糖尿病饮食计划,进食量过少或错过进餐时间,身体缺乏足够碳水化合物供应,而胰岛素持续发挥降糖作用,就会导致低血糖。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因食欲不佳、牙齿问题影响进食,增加低血糖风险。

2.2碳水化合物比例不当: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过低,或食物选择不当,如食用吸收缓慢的碳水化合物,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无法及时补充,也易出现低血糖。

3.运动因素

3.1运动量过大: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若1型糖尿病患者突然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运动,而未提前调整胰岛素剂量或适当加餐,运动后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会使血糖快速下降,引发低血糖。青少年患者运动热情高,若未做好运动前后血糖监测和饮食调整,更易因运动量过大发生低血糖。

3.2运动时间不当: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运动,会增强胰岛素降糖效果,加大低血糖发生几率。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是作用高峰,此时运动风险较高。

4.疾病相关因素

4.1肾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病程长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肾脏是胰岛素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时,胰岛素清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导致低血糖。老年患者肾功能生理性减退,合并糖尿病肾病时,低血糖风险更高。

4.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升糖作用。当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体内升糖激素分泌不足,对抗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易出现低血糖。

4.3自主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自主神经,导致血糖调节功能紊乱。患者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及时释放升糖激素,延迟了身体对低血糖的反应,增加了严重低血糖风险。

5.其他因素

5.1药物相互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其他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可增强胰岛素降糖作用或影响血糖调节,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5.2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干扰血糖调节。长期睡眠不足的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可能增加。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

1.1家长和学校应密切关注孩子血糖情况。孩子运动量相对较大且不规律,学校活动、体育课等易致运动量突然增加,家长要提前与学校沟通,告知老师孩子病情,方便及时处理低血糖。

1.2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饮食需求变化大,需根据生长阶段调整饮食计划,确保碳水化合物合理摄入,满足身体能量需求同时避免低血糖。

1.3胰岛素剂量调整要谨慎,定期带孩子复诊,根据生长发育、饮食、运动变化,在医生指导下精细调整胰岛素剂量。

2.老年人

2.1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种类多,要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低血糖风险。定期与医生沟通用药情况,评估药物对血糖影响。

2.2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心慌、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直接表现为精神症状或昏迷,家属要提高警惕,加强血糖监测。

2.3饮食上,若老年人因牙齿问题、食欲不佳影响进食,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必要时可少食多餐,预防低血糖。

3.孕妇

3.1孕期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需求变化大,孕早期可能因早孕反应进食减少,易发生低血糖。要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2孕期运动要适度,选择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运动,运动中随身携带含糖食物。

3.3饮食上要保证母婴营养需求,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避免因过度控制饮食导致低血糖。

了解疾病
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低血糖糖尿病有关系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低血糖和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在频繁发作低血糖后,会发现胰岛功能已经受损,低血糖只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症状,可以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予重视,则会演变成糖尿病。
1型糖尿病能喝酒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不能喝酒,酒精中的乙醇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糖尿病病人应减少食物中糖分的摄入量,低盐低脂饮食,需要长时间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每天应进行适当的锻炼。
2型糖尿病出现低血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当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因为没有按时吃饭或者吃饭量太少,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有可能表现出低血糖。2、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量过大,造成血糖迅速降低,表现出低血糖。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出现低血糖会有什么症状呢?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在药物作用影响之后或者是胰岛素的作用之后表现出低血糖,主要会表现有头晕的症状,还会有心慌手发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的症状发现,对于老年人的反应主要是表现出嗜睡,意识障碍等情况。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有分泌延迟,甚至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很高,分泌的胰岛素是比较多的,但是外周靶器官,比如肌肉、肝脏、脂肪这些东西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所以机理是不同的。但是2型糖尿病到了后期、晚期,β细胞数量绝对数量减少,这个时候胰岛素低,所以胰岛素分泌也少了。2型糖尿病胰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1型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武晋晓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素一点都不分泌,所以自身的调节能力基本上没有,而2型糖尿病自己还可以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低的时候,自身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少分泌,血糖高时可以再分泌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一旦当外源性的变化有一点点变化,可能都会严重影响到血糖的变化。比如胰岛素多打了一个单位,血糖可能立即就低了,比如少吃点东西或者活动量稍微大点,可能血糖
1型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存在自身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因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替代治疗,因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血糖升高而出现一系列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所以必须长期、甚至终身的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当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胰岛素以及方案来进行治疗,以平稳控制自身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