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包括病因和发病机制、好发人群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或皮肤感染后发病。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有关,涉及机体产生对抗肾脏某一部位的抗体,导致肾脏在短期内功能急剧恶化。
2.好发人群和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多有前驱感染,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通常于数周内病情自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中青年,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在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并伴有贫血、新月体形成等,预后较差。
3.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红细胞和管型,血清补体C3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蛋白尿、红细胞和管型,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C3降低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