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糖尿包括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继发性肾性糖尿。原发性肾性糖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继发性肾性糖尿则需依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具体如下:
一、原发性肾性糖尿:
1.亦称家族性肾性糖尿,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呈显性遗传的情况。
2.该类型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对肾功能和患者生命造成影响。目前认为此类型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一些可能出现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给予补糖治疗。
3.为预防低血糖,患者要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
4.妊娠期患者需格外注意加强营养,可采用多餐饮食的方式。
二、继发性肾性糖尿:
1.相对较为少见,可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比如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肾毒物质等。
2.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可遵医嘱选择使用氢氯噻嗪片、卡托普利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同时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必要时需进行透析和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肾性糖尿,要区分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原发性肾性糖尿一般无需特别处理,重点在于预防低血糖等情况;继发性肾性糖尿则需着重治疗基础疾病,并根据病情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