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并继发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及胃肠道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1.腹痛:多数患者起病后即感剑突下和右上腹部胀痛,逐渐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腹痛发作多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
2.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或间歇热型。这是由于胆管梗阻后胆道内压力升高,感染向上逆行扩散,细菌和毒素经毛细胆管入肝窦至肝静脉,再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所致。
3.黄疸:胆管梗阻后胆红素排泄障碍,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黏膜黄染。黄疸一般在发病后1~2天出现,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瘙痒。
4.休克: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这是由于严重的胆道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对于老年人、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因此更应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