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好发于下肢和面部,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局部片状红疹、发热等,首选青霉素治疗,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后需注意预防复发。
丹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破损。
2.药物治疗: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
3.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蜡疗等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4.外科治疗:如有足癣等原发感染灶,应及时处理。对复发性丹毒可采用淋巴管结扎或分流术。
特殊人群的治疗需注意以下几点:
1.儿童:治疗与成人相同,但应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孕妇:可选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3.老年患者:如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时需特别注意,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复发倾向,因此在治疗后应注意预防。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处理皮肤损伤,避免感染。如有足癣等感染灶,应及时治疗。同时,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有助于预防丹毒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