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骨髓象的特点主要包括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占10%以上,粒细胞系统相对减少,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血小板减少。
1.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2.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可占40%~97%,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占10%以上。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为胞体较大,胞质丰富,嗜碱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致,核仁明显。
3.粒细胞系统相对减少,其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核左移现象较为明显。
4.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
5.血小板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象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传单样疾病、恶性肿瘤等。
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休息、补充营养、退热等。同时,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脾破裂等。对于症状严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低龄儿童,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嗜血细胞综合征等。如果儿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