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蛔虫病是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主要与寄生部位和感染程度有关,常见症状有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精神症状等,诊断需依靠粪便涂片检查等,预防可通过注意卫生、定期驱虫、饮食卫生和避免与宠物接触等措施实现。
1.消化道症状
异嗜癖:有些孩子会出现喜欢吃泥土、纸张、煤渣等非食物物质的现象。
2.营养不良
由于蛔虫的寄生和吸收营养,小儿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症状。
3.精神症状
部分患儿可出现精神不安、易怒、睡眠不安、磨牙等症状。
4.其他症状
蛔虫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蛔虫病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蛔虫病,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小儿蛔虫病: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2.定期给孩子驱虫,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
3.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要洗净,食物要煮熟煮透。
4.避免孩子与宠物密切接触,防止感染蛔虫。
总之,小儿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家长也应注意预防,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预防蛔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