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能否自愈取决于病因,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一般不能自愈,而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去除病因后可能自愈。中枢性尿崩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补充水分。
1.病因
特发性:约占中枢性尿崩症的半数,原因不明。
继发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
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各种病变,如肿瘤、炎症、创伤、手术等。
其他,如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遗传性疾病等。
2.临床表现
多尿、烦渴:患者每天的尿量可多达5~10L,甚至更高,饮水量与尿量相当,夜尿显著增多。
其他:由于大量排尿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患者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等症状。
3.诊断
尿比重、尿渗透压测定:尿比重多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mmol/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
禁水-加压素试验:是诊断中枢性尿崩症的重要方法。
其他检查:如头颅MRI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4.治疗
替代疗法:即补充AVP,常用药物为去氨加压素,口服或鼻腔喷雾吸入均可。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等。
其他治疗:如限制饮水、适当补充盐分等。
综上所述,中枢性尿崩症能否自愈取决于其病因。如果是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一般不能自愈;如果是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去除病因后,有可能自愈。中枢性尿崩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避免高钠饮食,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