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早期症状表现
小儿麻痹症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见症状有发热、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咽痛、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反射消失等。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1-2周,会出现发热、咽痛、肢体疼痛、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以下是小儿麻痹症的一些早期症状:
1.发热:体温升高至39℃-40℃,持续2-3天。
2.全身不适:出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
3.肌肉疼痛:肢体疼痛,尤以双侧大腿肌肉疼痛最为明显。
4.皮肤感觉过敏:皮肤感觉过敏,对触摸、疼痛等刺激感觉过敏。
5.咽痛:咽痛,可伴有吞咽困难。
6.肢体无力:部分患儿可出现肢体无力,如手臂、腿部无力,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
7.肌肉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影响肢体功能。
8.反射消失: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小儿麻痹症,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协助肢体活动,预防肢体挛缩畸形。
此外,小儿麻痹症可防难治,做好预防是关键。目前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自2月龄开始,连服3剂,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加强1剂。此外,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加强通风等。
总之,小儿麻痹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按时给孩子口服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