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诊断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要点为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或CT发现膈下游离气体,需与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鉴别,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期间需注意禁食、休息、用药和复查。
一、临床表现
1.腹痛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多在上腹部和穿孔部位,也可波及全腹。
2.恶心、呕吐
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3.发热
穿孔后,大量胃肠液进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可出现低热。若病情严重,感染加重,可出现高热。
4.其他
二、体征
1.腹部压痛、反跳痛
上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典型体征。
2.腹肌紧张
腹肌紧张,呈板状腹,是腹膜炎的表现。
3.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穿孔后,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CT检查
有助于了解腹腔内的情况,对病情的评估有帮助。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四、诊断要点
1.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
2.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
3.腹部体征明显,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4.X线或CT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五、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
上腹部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淀粉酶升高。
2.急性胆囊炎
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墨菲征阳性,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结石。
3.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
2.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穿孔时间较长、腹膜炎严重等。手术方式主要有胃大部切除术、穿孔修补术等。
七、注意事项
1.对于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2.穿孔发生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治疗期间,应禁食、禁水,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压力。
4.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
5.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抑酸药等,不得自行增减药量。
6.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等因素。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