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小儿高血压怎么办
孩子确诊小儿高血压后,家长应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给孩子服药,定期随访,关注孩子心理状态,以帮助孩子控制血压,提高健康水平。
小儿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不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小儿高血压,家长可能会感到担忧和困惑。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儿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建议。
一、病因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肥胖、不爱运动、长期高盐饮食的孩子。
2.继发性高血压
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多见于儿童,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二、症状
小儿高血压的症状通常不明显,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三、诊断
1.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是诊断小儿高血压的关键步骤。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体位测量血压,以确保结果准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血压测量设备和方法。
2.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3.诊断标准
小儿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成人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或高于平均值加2个标准差,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四、治疗
1.非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等。
治疗原发病:如果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五、注意事项
1.定期随访
孩子确诊高血压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血压变化和其他健康指标。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避免自行停药
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孩子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注意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乏力、低血压等。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鼓励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5.关注孩子心理状态
高血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小儿高血压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孩子的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家长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定期随访,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