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对孕产妇和围生儿危害大。其主要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4种类型,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药物治疗、定期产检、适时终止妊娠等,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产检、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心理调节等。
一、定义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4种类型。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
二、临床表现
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140/90mmHg,妊娠期结束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2.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头痛、头晕、上腹部不适、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3.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发作,或在抽搐前出现短暂的局部或全身肌肉强直、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20周前血压≥140/90mmH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三、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血压升高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重要特征,同时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以评估孕妇的整体情况。
四、治疗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低盐、高蛋白饮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降压药物、硫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
4.定期产检: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体重、蛋白尿等情况,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5.适时终止妊娠:当病情严重或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时,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五、预防
1.定期产检: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增重,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六、特殊人群
1.年龄:年龄≥40岁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
2.有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病史:既往有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的风险较高。
3.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4.肥胖:BMI≥25kg/m2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
5.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孕妇。
七、注意事项
1.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孕妇应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压、体重、蛋白尿等指标的变化。
4.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5.饮食应低盐、高蛋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