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有哪些
预防糖尿病足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控制血糖,依患者具体情况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适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实现,饮食低糖高纤维,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监测血糖;二是做好足部日常护理,每天检查双脚,保持清洁,正确修剪指甲;三是选合适鞋袜,鞋要宽松透气合脚,新鞋逐步适应,袜子选棉质透气且每天更换;四是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神经、血管功能评估;五要戒烟限酒;六需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同时,针对老年、儿童及青少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在足部护理和血糖控制上还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通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左右,可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对于年轻、病程短、无严重并发症且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可将HbA1c控制目标设定得更为严格;而对于老年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或伴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HbA1c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饮食上,需遵循低糖、高纤维原则,减少精制谷物和高糖食品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食物。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二、足部日常护理
1.每天检查双脚
仔细查看足部皮肤有无破损、水疱、鸡眼、胼胝、甲沟炎等异常情况,特别是对于感觉减退的患者,更应借助镜子等工具查看足底。对于视力不佳的老年患者,可由家属协助完成检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3740℃)洗脚,避免水温过高烫伤皮肤,可使用温和的肥皂。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擦干,防止因潮湿滋生细菌引起感染。
3.正确修剪指甲
指甲不宜剪得太短或太靠近皮肤,应剪成与脚趾平齐的形状,避免损伤甲沟引起甲沟炎。对于视力不好或手部灵活性差的患者,可由他人帮忙修剪。
三、选择合适的鞋袜
1.鞋子
选择宽松、透气、合脚的鞋子,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硬底鞋。鞋头应足够宽敞,能让脚趾在鞋内自由活动,防止挤压脚趾。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宜过长,应逐渐增加穿着时间,让足部适应新鞋。每天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垫是否平整等。对于足部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矫形鞋。
2.袜子
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穿尼龙袜。袜子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每天更换袜子,保持足部干爽。
四、定期足部评估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评估,包括神经功能检查(如10g尼龙丝检查、音叉震动觉检查等)、血管功能检查(如踝肱指数测定、下肢血管超声等)。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足部评估,对于已出现神经或血管病变的患者,检查频率应适当增加。通过定期评估,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五、戒烟限酒
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足部血液供应,加重下肢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饮酒会影响血糖控制,且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对神经造成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六、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
若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应积极治疗。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压力,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足部血液循环。通过控制血压、血脂,可改善全身血管状况,间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
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感觉减退更为明显,对足部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在进行足部护理时,需特别注意水温,可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防止烫伤。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家人应协助其完成日常足部护理和检查。在选择鞋子时,要考虑鞋子的防滑性能,避免因跌倒导致足部受伤。
2.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控制血糖。家长要监督孩子做好足部护理,如帮助孩子检查双脚、提醒孩子正确修剪指甲等。在选择鞋子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生长发育的款式,随着孩子脚的生长及时更换合适尺码的鞋子。由于儿童皮肤更为娇嫩,洗脚时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孕期身体状况特殊,血糖波动可能较大,需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在足部护理方面,由于孕期行动不便,弯腰查看足部可能困难,可借助镜子或由家人帮忙检查。选择鞋子时,要考虑孕期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等因素,选择宽松、舒适且支撑性好的鞋子,以减轻足部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