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
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时,应立即静脉点滴硝普钠降压,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对于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治疗需谨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可间歇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当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介绍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的治疗与管理。
一、治疗原则
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原则是立即降压,以静脉点滴硝普钠为首选,也可选用硝酸甘油、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药物。同时,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1.硝普钠:为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滑肌,降低血压,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心力衰竭等。
用法: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避光静脉点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一般每分钟10~20μg/kg。
注意事项:硝普钠见光易分解,应现配现用,避光滴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防止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2.硝酸甘油:为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扩张静脉,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血压。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用法: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避光静脉点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一般每分钟5~10μg/kg。
注意事项:硝酸甘油也应避光滴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防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尼卡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选择性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适用于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病等。
用法:尼卡地平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避光静脉点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一般每分钟0.5~1.5μg/kg。
注意事项:尼卡地平也需避光滴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防止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4.乌拉地尔:为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α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危象、围手术期高血压等。
用法:乌拉地尔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每分钟100~400μg的速度静脉点滴。
注意事项:乌拉地尔静脉推注速度要慢,以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防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三、其他治疗
1.补充血容量: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由于出汗、呕吐等原因导致血容量不足,从而加重高血压危象。因此,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输入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2.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由于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碱性药物、电解质溶液等。
3.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由于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梗死等原因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因此,应及时治疗这些并发症,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药物、利尿剂等。
四、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以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再次发生。手术前应使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降低手术风险。
五、特殊人群的治疗
1.儿童:儿童嗜铬细胞瘤患者较为罕见,目前关于儿童嗜铬细胞瘤的治疗经验有限。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因此在用药时需谨慎,剂量应根据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进行调整。
2.老年人: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和代偿能力下降,对高血压危象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治疗时需更加小心。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使用对心脏、肾脏等器官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患有嗜铬细胞瘤并骤发高血压危象时,治疗需权衡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常用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对胎儿相对安全,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时间。此外,还需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如胎心、胎动等。
六、预后
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嗜铬细胞瘤患者骤发高血压危象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