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与诊断方法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口腔疼痛与溃疡、皮疹与疱疹、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诊断方法有临床表现、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一.症状
1.发热
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能较高,达到39℃甚至40℃。发热可能持续数天,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自然反应。发热期间,患儿可能伴有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
2.口腔疼痛与溃疡
手足口病患儿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这些疱疹通常位于舌、颊黏膜、硬腭、牙龈等处,伴有明显疼痛。疱疹破裂后会形成溃疡,导致患儿吞咽困难、口水增多、食欲减退,还可能引发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生活。
3.皮疹与疱疹
皮疹和疱疹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体征,主要出现在手掌、手指侧面、足底、脚趾、臀部、膝盖、肘部等部位。皮疹初起为红色小斑丘疹,随后逐渐发展成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内有浑浊液体,周围有红晕。这些皮疹一般不会引起瘙痒,但可能因摩擦而破裂,增加感染风险。
4.消化系统症状
手足口病病毒在肠道内繁殖,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患儿出现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患儿的不适感,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5.呼吸系统症状
在重症病例中,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嗽等症状。咳嗽时可能咳出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这些症状表明患儿可能出现了肺部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6.神经系统症状
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患儿还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昏迷、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就医抢救。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初次感染时,常伴有发热、咽峡炎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内出现红斑、小水泡和溃疡。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臀部等区域,呈现红斑、丘疹和水泡,可能伴有轻度瘙痒。
2.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近期有无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以及是否有上述症状,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助于诊断。
3.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寻找皮疹、溃疡、红斑等特征,同时测量体温。
4.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可明确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EV71抗体、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抗体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