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拔牙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确诊。治疗原则是清创、隔离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包括局部麻醉下清创、冲洗、填入碘仿纱条等。预防措施包括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等。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干槽症,需告知医生。
干槽症是一种在拔牙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为拔牙窝内血凝块分解、脱落,骨壁暴露,牙槽窝发生感染,引起剧烈疼痛。以下是关于干槽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1.诊断:如果在拔牙后2-3天后出现拔牙窝剧烈疼痛,服用止痛药后仍不能缓解,且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拔牙窝内空虚,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或有臭味,需要警惕干槽症的发生。此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可以确诊。
2.治疗:干槽症的治疗原则是清创、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方法包括局部麻醉下彻底清创、使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窝、在拔牙窝内填入碘仿纱条等。清创后疼痛可明显减轻,纱条可在一周后取出。
3.预防:干槽症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和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
4.注意事项:
干槽症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口腔卫生。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如果出现拔牙窝出血不止、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特殊人群: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干槽症,因此在拔牙前应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干槽症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拔牙后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干槽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