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康复训练
桡骨远端骨折康复训练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包括活动手指、被动活动、肌肉强化、功能性训练等,训练应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方案。
1.早期阶段(0-2周)
休息和保护:在骨折后的最初几天,应保持患肢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使用吊带或支具将手臂悬挂在胸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活动手指:尽管手臂需要休息,但应尽早开始活动手指,以预防肿胀和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进行握拳、伸展手指等简单的运动。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2.中期阶段(2-6周)
被动活动: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可以开始进行被动活动,包括屈伸手腕、旋转前臂等。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拉伸。
肌肉强化:使用较轻的重量进行手腕和手部的肌肉强化练习,如握拳、伸展手腕等。
渐进性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以逐渐开始部分负重,但要避免过度用力。
3.后期阶段(6周以上)
全面活动:继续进行手腕和手部的各种活动,包括旋转、屈伸、抓握等,以恢复正常功能。
力量训练:增加力量训练,使用弹性带或哑铃进行手腕和手部的力量训练。
功能性训练: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活动训练,如穿衣、梳头、使用餐具等,以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注意事项: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疼痛。
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按时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咨询医生。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手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过度使用手部。
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并评估康复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包括骨折的严重程度、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此外,积极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手部功能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患者的耐心和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