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什么意思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3周以上仍未愈合且有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情况,其原因包括骨折端固定不牢固、血供不足、全身性因素、治疗不当等,症状有骨折部位畸形、疼痛、功能障碍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X光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及时治疗骨折、注意休息和固定、治疗全身性疾病、定期复查等。
1.原因:
骨折端固定不牢固:骨折后如果固定不恰当、过早活动或受到外力干扰,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影响愈合。
骨折端血供不足: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由于局部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出现血供不足,影响骨折愈合。
全身性因素:患者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可能影响骨折愈合。
治疗不当: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如复位不准确、固定时间过长或过短等,也可能导致陈旧性骨折。
2.症状:
骨折部位畸形:骨折断端可能出现畸形愈合,导致肢体长度、形状改变。
疼痛:骨折部位可能持续存在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负重时。
功能障碍:骨折部位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如活动范围受限、行走困难等。
3.诊断:
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端的情况,包括骨折愈合情况、畸形愈合等。
其他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骨折情况。
4.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轻微的陈旧性骨折,且不影响功能的,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休息、物理治疗、支具固定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陈旧性骨折,或影响功能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包括重新复位、固定骨折端,植骨等。
5.预防:
及时治疗骨折:骨折后应尽快就医,接受正确的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注意休息和固定:在骨折愈合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休息,避免过早活动。
治疗全身性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以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X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陈旧性骨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影响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骨折后长时间不愈合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骨折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