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沟炎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由感染、嵌甲等引起,表现为甲沟处红肿、疼痛、化脓等,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通过视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甲沟、注意个人卫生和及时治疗足部疾病等。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由甲皱襞脓肿引起。当感染变成慢性时,甲基底部出现横嵴,并随着复发出现新嵴。手指受累较脚趾更常见。主要易感因素为损伤导致甲上皮与甲板分离,化脓性球菌或酵母菌可继发性侵入潮湿的甲沟。常见致病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厌氧菌;最常见的致病酵母菌为白念珠菌。
一、病因
1.感染
细菌感染:常由甲沟炎蔓延发生或甲下刺伤引起感染,甲沟近端皮肤红肿、疼痛。
念珠菌感染:与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等有关。
2.嵌甲
甲板侧缘长入附近的软组织中,像异物似的插入甲沟而引起感染。
修剪趾甲过深、过低,也容易损伤甲沟软组织,导致细菌感染。
二、症状
1.急性甲沟炎
甲沟处有轻度红肿、疼痛、压痛,部分会自行消退。
感染扩散时,局部会有化脓的现象,有剧烈的疼痛。
2.慢性甲沟炎
多由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发展而来。
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
甲的边缘和甲沟处变黑,且可逐渐产生结节状或蕈状突出的炎症肉芽组织,不时分泌出脓液,容易擦伤出血。
三、诊断
1.视诊
观察甲沟处是否有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检查甲小皮是否剥脱,甲沟处是否有肉芽组织增生。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有感染。
细菌培养:对甲沟处的分泌物进行培养,确定致病菌。
3.影像学检查
X线:有助于了解甲沟及甲床的情况,排除其他骨骼疾病。
四、治疗
1.药物治疗
抗生素:感染严重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抗真菌药物: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甲沟炎,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
止痛药物: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对于甲沟处有脓肿形成的患者,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拔甲术:如果甲沟炎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拔甲术。
五、预防
1.正确修剪指甲
避免修剪过短,留出1mm左右的长度。
不要将指甲剪成圆形,以免边缘嵌入甲沟。
2.避免损伤甲沟
避免穿太紧的鞋子,挤压甲沟。
避免长时间浸泡水,保持甲沟干燥。
3.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甲沟清洁。
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刀、拖鞋等物品。
4.及时治疗足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