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治疗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治疗上,生活管理需调整作息、养成良好排尿习惯并控制夜间液体摄入;心理支持方面,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理解鼓励,减轻患儿心理负担。行为疗法有膀胱功能训练,如憋尿及中断排尿锻炼;还有唤醒疗法,通过掌握尿床时间唤醒或使用遗尿报警器训练。药物治疗常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抗胆碱能药物增加膀胱容量,但有副作用需谨慎。中医治疗含针灸推拿,针刺特定穴位、按摩相关部位,以及中药辨证论治。不同年龄段治疗方法有侧重,低龄儿童优先基础和行为疗法,伴其他疾病要先治原发病,治疗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并定期带孩子复诊。
一、基础治疗
1.生活管理:调整作息时间,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白天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增加膀胱容量。晚餐后控制液体摄入量,特别是睡前23小时尽量不喝水、饮料及食用含水量多的水果等,减少夜间尿量产生。
2.心理支持:小儿遗尿症可能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和鼓励,避免责备、惩罚孩子,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导致症状加重。要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二、行为疗法
1.膀胱功能训练:鼓励患儿白天多饮水,当有尿意时尽量憋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每次憋尿时间逐步增加,如从最初的几分钟逐渐延长到1015分钟甚至更久,以增加膀胱容量和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同时,在排尿过程中可尝试中断排尿,数秒后再继续排尿,重复多次,锻炼膀胱括约肌功能。
2.唤醒疗法:家长可掌握患儿夜间通常尿床的时间,在尿床前0.51小时唤醒孩子排尿,逐渐使孩子养成夜间醒来排尿的习惯。也可使用遗尿报警器,当孩子尿液弄湿床垫,报警器发出声响唤醒孩子起床排尿,长期训练可使孩子对膀胱充盈产生觉醒反应。
三、药物治疗
1.去氨加压素:通过减少夜间尿量,达到治疗目的,可有效减少遗尿次数。适用于6岁及以上患儿。
2.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等,可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增加膀胱容量,改善遗尿症状。但此类药物可能有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四、中医治疗
1.针灸推拿: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等,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膀胱功能。推拿则可通过按摩腰骶部、腹部等部位,起到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的作用。但针灸推拿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方剂可能对小儿遗尿症有一定疗效,但需根据患儿具体症状、体征,辨证论治。如肾气不足者,可能使用补肾固涩的方剂;脾肺气虚者,可能采用健脾补肺的药物。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把控药物质量和剂量。
温馨提示:对于小儿遗尿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侧重有所不同。低龄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应优先考虑基础治疗和行为疗法,尽量避免过早使用药物,减少药物潜在副作用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若孩子伴有其他疾病史,如泌尿系统畸形、神经系统疾病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遗尿症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定期带孩子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