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周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它们主要由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引发,并非传染病。但极少数特殊类型牙周炎,如侵袭性牙周炎,在特定环境下致病微生物可能在家庭成员间传播。不同特殊人群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及时就医;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患妊娠期龈炎,治疗需谨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且可能患多种全身性疾病,要控制全身性疾病并定期口腔检查;患有全身性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治疗口腔疾病同时需控制病情;长期用某些药物人群可能牙龈增生,应告知医生以便采取措施。
一、牙龈炎和牙周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牙龈炎和牙周炎本质上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龈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并非传统意义上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从病因来看,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食物残渣、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于牙龈,引发牙龈的炎症,例如不注意口腔卫生,刷牙不彻底,牙菌斑和牙结石就会不断累积,刺激牙龈。牙周炎则是在牙龈炎的基础上,炎症进一步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其发病同样与牙菌斑等局部因素密切相关,而非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染给他人。
二、特殊情况需注意
虽然牙龈炎和牙周炎一般不传染,但有极少数情况值得关注。某些特殊类型的牙周炎,如侵袭性牙周炎,可能与特定的微生物感染有关,在特定环境下,如家庭内成员间生活习惯相似,口腔卫生状况都较差且互相共用一些口腔用品(如牙刷、漱口杯等)时,这些特殊致病微生物有可能在家庭成员间传播,增加他人患侵袭性牙周炎的风险。不过这种情况相对罕见,并且传播的主要是微生物,并非疾病本身。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习惯可能尚未完全养成,更容易患牙龈炎。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从儿童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用柔软的纱布或指套牙刷为其清洁口腔,随着年龄增长,教导孩子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一旦出现牙龈炎,应及时就医,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影响恒牙萌出和颌骨发育。
2.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会使牙龈对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更容易发生牙龈炎,即妊娠期龈炎。孕妇应更加注重口腔卫生,在孕早期和孕晚期,由于胎儿相对不稳定,进行口腔治疗需格外谨慎,如需治疗,应选择在孕中期且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口腔组织也会出现生理性退变,同时可能患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全身性疾病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老年人若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除了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外,还应控制好全身性疾病,同时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4.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抗感染能力,使牙周炎病情加重。这类人群在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同时,需积极控制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和调整生活方式。
5.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部分药物如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可能会引起牙龈增生,增加患牙龈炎的风险。如果正在使用这些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用药或加强口腔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