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什么意思怎么治疗
尿潴留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无法正常排出,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常用导尿术,导尿困难者可采用特殊导尿方式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导尿成功后可依病因用药;慢性尿潴留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还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因多种原因易患,治疗要防药物不良反应与感染;儿童发病少,治疗注重保护身心;孕妇避免用影响胎儿药物,产后促排尿;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者要保持泌尿系统健康、定期复查,降低发病风险。
一、尿潴留的含义
尿潴留指的是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正常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产生尿液,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储存,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反射和肌肉协调,尿液经尿道排出。而发生尿潴留时,这一正常排尿机制出现障碍。根据起病缓急,尿潴留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发病突然,膀胱内充满尿液但无法排出,患者常感下腹部胀痛难忍;慢性尿潴留则起病缓慢,患者常能忍受,表现为排尿不畅、尿流细弱、尿频等,长期慢性尿潴留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二、尿潴留的治疗
1.急性尿潴留的治疗
导尿术:这是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导尿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对于因尿道狭窄等原因导致导尿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在超声引导或膀胱镜直视下进行导尿,或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即在耻骨上区域穿刺膀胱,置入引流管引流尿液。
药物治疗:若导尿成功后,可根据病因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以松弛前列腺平滑肌,改善排尿。若存在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慢性尿潴留的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明确慢性尿潴留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关键。若为前列腺增生引起,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如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等)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慢性尿潴留,可采用间歇性导尿,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如使用胆碱能药物等促进膀胱收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若为尿道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或尿道重建术等方法解除梗阻。
膀胱功能训练:对于一些慢性尿潴留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增强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同时,患者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因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易发生尿潴留。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α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起床或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防止跌倒。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的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装置,防止感染。同时,鼓励老年人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2.儿童:儿童发生尿潴留相对较少,多与尿道畸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一旦发生,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导尿等操作需轻柔,必要时可在适当的镇静或麻醉下进行,以减轻患儿痛苦。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儿,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如膀胱功能训练等,帮助患儿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因疾病给患儿带来心理创伤。
3.孕妇: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和尿道,或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泌尿系统平滑肌功能,可能出现尿潴留。对于孕期尿潴留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导尿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产后要鼓励产妇尽早自主排尿,可通过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法诱导排尿,若仍不能排尿,需及时处理,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和影响子宫复旧。
4.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者:如曾患过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疾病等患者,发生尿潴留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泌尿系统健康,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定期复查,遵医嘱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