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闭合性粉刺
闭合性粉刺是一种痤疮,主要由于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堵塞,与外界不通,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可发展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自然痊愈或加重,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闭合性粉刺也是痤疮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从而形成了闭合性粉刺。其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不发红也不隆起与皮面,数量少则不易察觉,用手可以触及含在皮肤中的米粒大的皮损。可为闭合性粉刺,也可为开放性粉刺。
1.病因
雄激素分泌过盛:是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青春期男女雄激素分泌过盛是形成“青春痘”的主要原因。雄激素可直接刺激皮脂腺增多,促进毛囊的角化,堵塞毛孔引起炎症,造成粉刺。
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有些女性在月经来临之前,面疱加剧。主要与激素分泌改变有关。
身体内在疾病或功能紊乱:如胃、肾、肝等脏器病变,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会诱发痤疮的产生。
精神紧张、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等。
过食油腻,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甜食。
2.症状
粉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不发红也不隆起与皮面,数量少则不易察觉,用手可以触及含在皮肤中的米粒大的皮损。可为闭合性粉刺,也可为开放性粉刺。
丘疹:是一种较温和的表现,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脓疱:是毛囊壁破裂后在毛囊内形成的化脓的损害,内含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等。脓疱如果破裂会形成窦道和瘢痕,主要好发于青少年。
结节: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痛,结节直径一般在0.5厘米至5厘米之间。
囊肿:在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的脓细胞,皮脂和角化物,甚至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感觉,挤压之可有脓血溢出。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往往同时在一定部位出现,有的也有先后之分。
3.检查
血常规: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激素水平测定: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激素水平测定,了解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B超、CT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4.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洗脸,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不用多油脂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免进一步填塞毛囊,使痤疮加重。洗脸时可以用毛巾轻轻擦皮肤,让淤积的皮脂从皮肤排出,但绝对不能用手挤、掐、挖粉刺,这样做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脓疮和瘢痕。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毛囊口角化,减少皮脂分泌,从而减轻粉刺的症状。
口服药物: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调节毛囊皮脂腺的角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物理治疗:
光动力疗法: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痤疮丙酸杆菌,杀死痤疮丙酸杆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光热作用,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和皮脂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预后
闭合性粉刺的预后一般较好,部分患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缓解。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甚至留下瘢痕。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搔抓粉刺,以免引起感染。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以免加重病情。
6.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早晚各洗一次脸,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刺激皮肤分泌更多的油脂。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糖、高脂肪、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减少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以免导致内分泌失调。
避免使用油性化妆品:油性化妆品会堵塞毛孔,加重痤疮的症状,应尽量避免使用。
不要随意挤压粉刺:挤压粉刺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留下瘢痕,应避免挤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