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与张力性尿失禁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压力性尿失禁与张力性尿失禁本质相同,只是叫法不同。二者发病机制主要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等有关,女性因妊娠、分娩等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表现均为腹压增高时不自主漏尿,依程度分轻中重。诊断都需综合病史、体格检查、特殊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治疗上,轻度优先非手术如盆底肌训练等,中重度可手术。特殊人群方面,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和绝经后女性易发病,产后应尽早康复训练,绝经后注意雌激素使用;老年人因合并疾病需综合评估治疗,家属要关注皮肤护理;肥胖人群应减重并选择合适运动方式。

一、定义区别

1.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的现象。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有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女性因妊娠、分娩等因素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松弛,尿道闭合压降低,使得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2.张力性尿失禁:本质上与压力性尿失禁是同一概念,只是不同的叫法。在医学术语中,压力性尿失禁更为常用,而张力性尿失禁相对较少提及,但二者所描述的症状、病理机制等并无差异。

二、临床表现区别

1.压力性尿失禁:典型症状为在腹压增加,如大笑、咳嗽、跑步、跳跃等活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少量漏尿,重者可能在日常活动如行走、站立时就有尿液流出,对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尿失禁程度,可分为轻度(仅在剧烈运动、咳嗽等时漏尿)、中度(日常活动如快走、上下楼梯时漏尿)、重度(站立位即有尿液不自主流出)。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如重度患者可能因频繁漏尿而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影响社交活动。

2.张力性尿失禁:由于与压力性尿失禁是同一病症的不同称呼,其临床表现与压力性尿失禁完全一致,也是在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

三、诊断区别

1.压力性尿失禁: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漏尿情况与腹压增加的关系、漏尿频率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评估盆底肌肉力量、尿道活动度等。还会采用一些特殊检查,如尿垫试验,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测量患者使用尿垫的重量增加来判断尿失禁程度;膀胱尿道造影可观察膀胱颈和尿道在腹压增加时的形态变化,辅助诊断。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尿道压力等,以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诊断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老年患者需同时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诊断的影响,年轻女性则需重点询问生育史等相关情况。

2.张力性尿失禁:诊断方法与压力性尿失禁完全相同,由于二者概念一致,在诊断过程中不会因为名称不同而有差异。同样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特殊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四、治疗区别

1.压力性尿失禁:对于轻度患者,优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如盆底肌训练,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舒张盆底肌肉,增强盆底支持组织力量,改善尿道闭合功能。研究显示,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可使部分轻度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也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监测盆底肌肉活动,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训练。对于中重度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能有效恢复尿道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提高尿道闭合压,达到治疗目的。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的患者适用性不同,如年轻未生育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保守治疗,避免手术对生育造成潜在影响;而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张力性尿失禁:因为与压力性尿失禁是同一病症,其治疗方法也完全一样。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同样采取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和手术治疗(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等)。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女性:尤其是经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对盆底组织的损伤,压力性(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较高。建议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一般产后42天即可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行为,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为这些会进一步加重盆底组织负担,使尿失禁症状加重。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萎缩,也易发生尿失禁。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改善盆底组织营养状态,但需注意雌激素使用的禁忌证和风险。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压力性(张力性)尿失禁时,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若选择手术治疗,要充分考虑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因行动不便,在发生尿失禁后若处理不及时,易导致皮肤问题,如尿布皮炎等。家属应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肥胖人群:肥胖是压力性(张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腹压相对较高,对盆底组织的压力更大。建议肥胖人群积极减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尿失禁症状。但在运动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防止因腹压突然增加导致漏尿加重。可选择如瑜伽、游泳等相对温和且能锻炼盆底肌肉的运动方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绝经
绝经是指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消失造成的永久性无月经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有哪些?
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 1、药物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使用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雌激素等药物来治疗,改善患者漏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如果出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较为严重等现象,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阴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等。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可以提高尿道压力,还可以局部使用雌激素,改善尿道、阴道松弛的情况。可以结合电刺激治疗提高疗效,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如果尿失禁是子宫脱垂导致的,可以使用子宫托。如果女性要进行运动,可以使用尿道塞
压力性尿失禁与张力性尿失禁有什么区别?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两者属于同一种病,并无区别。张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尿液外漏,通常会发生在大笑、打喷嚏、咳嗽、跳跃的时候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此病的发生可能于手术损伤尿道外括约肌、多次分娩或绝经后盆底肌肉松弛等因素有关。张力性尿失禁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疗?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早期可通过日常干预改善症状,如控制饮食、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活动等。部分患者还可应用盆底电刺激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改善控尿能力。尿失禁症状明显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治疗。绝经期患者还可应用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锻炼?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需要进行盆底肌训练,可以选择提肛或者是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尿道括约肌等肌肉的力量,加强组织张力提升尿液控制能力,缓解尿失禁现象。患者也可以使用缩阴哑铃进行锻炼,促进骨盆、阴道周围的神经、肌肉恢复正常功能。压力性尿失禁病情严重的患者无法单凭康复锻炼恢复,需要考虑就医进行物理治疗、手
压力性尿失禁能自愈吗?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可以自愈,首先病人要注意不能憋尿,有尿意时要及时去排尿,并按医生的指示做盆底肌功能锻炼,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苹果、猕猴桃、火龙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造成的腹压增加,使病人的压力性尿失禁加重。
压力性尿失禁用什么方法治疗?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α受体激动剂,如麻黄碱,以提高尿道闭合压力,改善尿失禁的症状。也可服用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以阻断尿道β受体,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度洛西丁、雌激素以及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也可病情缓解有一定的好处。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时
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如果是轻度、中度尿失禁,可以服用盐酸米多君片进行治疗,能够增加尿道阻力。但是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头皮麻木、肢端发冷、心悸等症状。患者还可以辅以子宫托、电刺激治疗,能够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对于部分中度、重度尿失禁患者,还可以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耻骨后膀胱悬吊术,或者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得了压力性尿失禁后,尤其是体重指数较大的患者,应积极减肥,适当运动,以减轻体重。平时也要避免和减少增加负压的活动,并积极治疗慢性腹压增高疾病,比如便秘、咳嗽等。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盐酸米多君、麻黄碱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强尿道平滑肌收缩力来增加尿道阻力,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若是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度洛西汀等药物治疗,配合采取盆底肌训练、盆底电刺激等方法治疗,能够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控尿的能力。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经过保守治疗后作用不明显,可以采取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注意患者要避免
剖腹产能不能避免尿失禁的发生
孙秀丽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妊娠和分娩,尤其是经阴道的难产是尿失禁和脱垂的最主要罪魁祸首,确实有很多女性因为担心经阴道分娩会引起产后的问题,可能倾向于去做剖宫产,即使没有产科指征,这个时候叫做选择性剖宫产。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预防或者完全杜绝不得子宫脱垂,因为除了经阴道的难产以外,其它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掉下来引起尿失禁,包括怀孕本身就是危险因素,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另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孙秀丽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尿失禁就是在不该排尿的时候尿不受控制出来了,首先要区分是尿失禁,还是有其它的病理的问题。因为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的情况也像尿失禁,就是活动的时候尿就不受控制的出来,要除外是否是泌尿系生殖道瘘,比如有产伤、孩子胎头压得过久了,造成膀胱或者尿道和阴道之间发生了异常的通道,尿不受控制的就出来了,但这种不是尿失禁,属于很特殊的情况,需要去排查。其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能自己好吗
孙秀丽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产后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漏尿的症状是挺常见的,据资料统计,产后出现有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大概有20%多,就是十个人里大概会有两个人,甚至可能三个人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女性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所谓觉得自己好了,主要是因为产后本身盆底肌处在松弛的状态,人体有个自然修复的过程的,所以有一部分症状比较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会在产后六周,甚
儿童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尿失禁可分为心理性因素以及病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主要是儿童受到较大打击,比如身边亲人突然去世或者长期出现恐慌等情绪,会引起孩子尿失禁。如果尿失禁以后家长对孩子进行指责和批评,会导致孩子尿失禁情况加重。病理性尿失禁是由于孩子神经内分泌系统发育不完全导致,六岁以前孩子为主要患病人群。
产后尿失禁多久能恢复
朱海燕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当女性在产后存有尿失禁的情况,一般半月左右就能够恢复正常。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分娩时导致的尿道损伤等。如果是病情比较轻,适当的给予锻炼,利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存在尿道瘘、膀胱瘘等情况,需要给予手术才能够治愈。
老年人尿失禁的治疗
戴利军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三甲
老年人出现尿失禁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老年女性尿失禁多由于盆底肌功能异常引起,需要经过外科手术、悬吊等方法进行治疗;老年男性患者多由于前列腺增生压迫周围邻近组织,从而引起尿失禁,需要明确病因后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可用药物或者手术方式进行;部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病原体入侵也可引起尿失禁,需要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