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好治吗

来源:民福康

乙状结肠癌是否好治需综合多方面判断。癌症分期上,早期局限肠壁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约90%,相对好治;中期侵犯更深且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60%70%;晚期有远处转移,多姑息治疗,5年生存率低于20%。患者身体状况方面,年轻无严重基础疾病、营养良好者对治疗耐受性好,效果更佳,老年或有基础疾病、营养不良者则相反。肿瘤生物学特性上,高分化、具特定基因特征对治疗反应好,低分化、某些基因突变则影响疗效。治疗手段与规范程度很关键,规范手术及辅助治疗可提高疗效。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治疗需评估调整方案;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要控制病情、评估功能;营养不良患者需积极营养支持,否则影响治疗效果与预后。

一、乙状结肠癌是否好治需综合多方面判断

1.癌症分期

早期乙状结肠癌:此时肿瘤局限在肠壁内,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可达90%左右,相对较好治。例如,肿瘤仅侵犯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后,很多患者可长期生存,生活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中期乙状结肠癌:肿瘤侵犯到肠壁肌层甚至浆膜层,可能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除手术外,常需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虽然预后比早期稍差,但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可达60%70%。例如,部分患者手术后配合化疗,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晚期乙状结肠癌:若出现远处转移,如肝、肺等器官转移,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此时往往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多以姑息治疗为主,旨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5年生存率一般低于20%。例如,对于肝转移患者,若转移灶无法切除,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2.患者身体状况

年龄与基础疾病:年轻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对手术、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较好,治疗效果相对更佳。如年轻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储备较好,能更好地承受手术创伤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风险增加,可能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例如,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下降,手术麻醉风险高,化疗时更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

营养状态:营养良好的患者能更好地应对治疗。若患者在确诊乙状结肠癌前就存在营养不良,会影响术后恢复及对化疗的耐受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比如消瘦、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慢,化疗时更易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

3.肿瘤生物学特性

分化程度:高分化的乙状结肠癌,癌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生长相对缓慢,恶性程度低,治疗效果较好。而低分化的乙状结肠癌,癌细胞异型性大,生长迅速,侵袭和转移能力强,预后较差。例如,高分化腺癌患者相对低分化腺癌患者,在相同分期下,生存时间更长。

基因特征: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乙状结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如携带KRAS、NRAS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对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不敏感,影响治疗效果。而具有特定基因改变的患者,可能适合精准靶向治疗,疗效较好。例如,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乙状结肠癌患者,对免疫治疗可能有较好的反应。

4.治疗手段与规范程度

手术方式:规范的手术切除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关键。根治性手术应完整切除肿瘤及区域淋巴结,保证切缘阴性。例如,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合适的病例中都能达到根治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若手术不规范,残留肿瘤组织,易导致复发。

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对于中期乙状结肠癌,术后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等联合使用,能有效杀灭残留癌细胞。此外,对于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也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如果未按规范进行辅助治疗,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乙状结肠癌时,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时,麻醉风险较高,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化疗时,药物剂量可能需适当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对化疗药物耐受性差,易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例如,老年患者化疗后更易出现白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所以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必要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

2.合并基础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手术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在治疗乙状结肠癌前,应积极控制血糖,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围手术期及化疗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方案。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患者,手术及化疗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治疗前需请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评估心脏功能,调整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例如,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手术前后需权衡出血与血栓形成风险,调整抗凝方案,确保治疗安全。

3.营养不良患者:乙状结肠癌患者常因肿瘤消耗、食欲不振等出现营养不良。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补充营养。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及术后恢复,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了解疾病
麻醉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状肠癌晚期症状?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癌晚期患者一般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血便等症状,而且血便中还伴有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一天大便次数可高达十次左右。其次患者还会伴有腹胀、腹痛、便秘、食欲下降、身体消瘦、全身无力以及腹部有肿块等症状。晚期患者没有手术治疗的意义,可以通过放化疗提高生存的质量,有助于病灶的缩小,同时还要配合口服人参皂
肠癌出血特点?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癌患者出血特点为出血量增加较快、出血范围广泛,但一般多为便血,且大便性状较为特殊,与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痔疮出血等存在区别。首先,因癌细胞自身可持续增殖并产生浸润性改变,故可形成较多的黏液,可形成黏液血便,区别于上消化道的黑便及痔疮患者的鲜血便。其次,后期癌变侵袭临近脏器时,还可引起并发的血尿及
肠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是否需要化疗,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效果进行判断,如果属于早期直肠癌,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根治,所以术后通常不需要化疗,但如果处于中晚期的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就需要进行化疗。若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期间也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的方式,来缓解化疗的副作用,同时患者也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术后也要注意
肠癌TNM分期分期标准?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TNM分期是结肠癌常用的分期方法。经过对病情的具体阐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T代表肿块,N是代表局部淋巴结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TNM分期的标准内容如下:1、根据肿块侵犯的深度及范围分为T1、T2、T3、T4,2、根据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多少分为N1、N2、N3。3、表现出远处部位的转移即M1。4.临床
肠癌微创手术后多久能出院?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肠癌微创可以在手术后第二天出院,疼痛也会减轻。部分年轻患者术后4-5天可达到出院标准。老年患者一般可在7-8天内达到出院标准并回家。直肠癌术后早期口服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期的地下活动可避免肠粘连,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如果患者术后有咳痰,就要预防肺炎的发生。
肠癌术后多久开始化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肠癌术后需要恢复一段时间才可以开始进行化疗。一般要等到肠胃功能恢复,能够正常地进食,大便也正常,并且伤口已经愈合之后才可以考虑进行化疗。一般可能是在做完结肠癌手术后的三周到四周左右的时间,开始进行化疗,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以及身体恢复的情况来定。
肠癌手术后能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饮食有特殊要求,具体如下:1、刚做完手术,病人先从清水、糖水、米汤、酸奶等流质逐渐过渡;2、3-4天后,在流质食物基础上加半流食比如说粥、鸡蛋羹、面片等;3、2-3周后,进食半固体类食物;4、术后一个月恢复到正常饮食,恢复正常饮食后、减少肉,油腻、糖分高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肠癌肝多发囊肿会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肝多发囊肿是不会造成癌变的,因为它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一般出目前胚胎时期,而且大多数的肝脏多发囊肿没有症状,对肝功能损害很小,这时病人只需要定期观察就可以。
肠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早期结肠癌的病人在手术之后的治愈率,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因此建议病人还是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结肠癌病人在手术治疗之后可以进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病人要多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肠癌肠梗阻怎么治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肠癌发生肠梗阻后,一般会表现出腹胀或腹痛。情况不同。我们给出的具体治疗方法有一些不同。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胃肠减压治疗,然后我们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当然,当结肠癌肠梗阻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外科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
肠癌有哪些症状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结肠癌在早期有很多患者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仅有一些患者出现像腹痛或者体重下降的情况。随着疾病的进展,结肠癌患者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有的人会出现消瘦,也有的人会出现像腹痛、腹泻、腹胀、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等,有的患者在晚期还容易出现肠梗阻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全身性乏力、疲劳,而且有些患者会出现全身性贫血、发热等现象,
怎么治疗肠癌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结肠癌的治疗采取分期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病理类型,选取不同的治疗的方法。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中期、晚期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手术治疗之外,一定要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不能手术的患者结合一些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而可以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等治疗,可以达
哪些人群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肠癌的发生实际上跟平常的饮食结构是比较相关的,如果长期进食大量的脂肪、大量的红肉,比较少吃纤维和蔬菜,可能这一类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对于其他人群会比较高危。如果肠道有息肉病史,比如家族性的腺瘤,这类患者实际上也是罹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肠镜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至少每一两年进行一次。
左半肠癌的主要症状是
胡筱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来讲,左半结肠癌主要的症状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需要强调,当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不要贻误病情,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的术前检查及准备。如果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便建议患者调整好身体状态之后,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
肠癌的症状及表现
胡筱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癌早期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随着病情向下发展,会出现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的改变,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呈脓血便、血便、黏液便、糊状大便、大便变细、腹痛,有部分患者是右侧腹痛,常常为隐痛或腹部不适,检查表现为肠梗阻、助肠鸣亢进,腹部肿块常见于右半结肠。
肛门潮湿会是肠癌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肛门潮湿不一定是肠癌的表现。肛门潮湿只是症状,最多见是肛肠炎症或者皮肤疾病,由于周围组织受到刺激引起渗出性改变,肠癌的可能性比较小。对于反复发作肛门潮湿,伴有便血、大便不成形症状,应该及时给予肠镜检查排除结肠癌的可能。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温水或高锰酸钾进行坐浴减轻局部刺激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