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非髓样癌最明显的症状
甲状腺非髓样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5%~10%,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部分类型预后较好,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性碘、TSH抑制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患者需定期复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调整。
1.症状
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这是甲状腺非髓样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地硬而固定,边界不清,表面不平。
颈部淋巴结肿大:约80%的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气管或食管,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少数情况下,肿瘤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当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当肿瘤侵犯气管或纵隔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Horner综合征:肿瘤侵犯颈部交感神经节,可出现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
2.诊断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Tg是甲状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复发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内的结节或肿块,有助于判断结节的性质和大小。
颈部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甲状腺核素扫描: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和结节的功能状态。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全切术、近全切术和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有残留或复发的患者,可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
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通过抑制TSH水平,减少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靶向治疗:针对甲状腺癌的某些基因突变或分子标志物,研发了一些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4.预后
甲状腺非髓样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犯范围、转移情况、治疗方法等。
总体来说,甲状腺非髓样癌的预后较好,部分类型的甲状腺非髓样癌经规范治疗后可长期生存。
5.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血清Tg测定、超声检查、颈部CT或MRI等,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避免辐射:甲状腺癌患者应避免接受大剂量的辐射,如X线、CT等检查。
调整饮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含碘过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保持心情舒畅:甲状腺癌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甲状腺非髓样癌的症状主要包括甲状腺内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依靠血清Tg测定、超声检查、颈部CT或MRI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患者应定期复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