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微创手术
肺部肿瘤微创手术主要指胸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及部分良性肺部肿瘤,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心肺功能可接受时可选择,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储备尚可也适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胸壁小孔操作,完整切除肿瘤并可能清扫淋巴结。术后恢复较快,患者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改变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加强呼吸道管理;儿童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护理要精细;有基础疾病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改善病情,术后预防并发症。
一、肺部肿瘤微创手术概述
肺部肿瘤微创手术,主要指胸腔镜手术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胸腔镜手术通过在胸壁上开几个小孔,插入胸腔镜及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则借助机器人系统,能更精准灵活地操控手术器械。
二、适用情况
1.肿瘤类型与分期:一般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如Ⅰ期、部分Ⅱ期患者。对于一些良性肺部肿瘤,若有手术指征,也可考虑微创手术。例如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因其病变相对局限,适合通过微创手术切除。
2.患者身体状况:年龄并非绝对限制因素,但老年患者若心肺功能、身体储备尚可,同样可选择微创手术。身体较为虚弱、不耐受传统开胸手术创伤的患者,微创手术是较好选择。同时,生活方式良好、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更佳。对于有吸烟史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在术前充分评估肺功能及戒烟效果,若肺功能可接受,也可尝试微创手术。
三、手术过程
1.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且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
2.切口:胸腔镜手术一般有13个13厘米左右的小孔作为操作孔,一个孔用于插入胸腔镜,其他孔用于手术器械进出。机器人辅助手术则通过机械臂在小孔处操作。
3.肿瘤切除:在胸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医生精确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切除肿瘤。对于肺癌,可能还需清扫周围淋巴结。
四、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1.恢复情况:术后患者通常疼痛较轻,能较早下床活动,一般术后12天可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住院时间相对传统手术短,约57天。但具体恢复时间因患者个体差异、肿瘤复杂程度有所不同。
2.注意事项: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和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伤口愈合。生活方式上,戒烟戒酒,避免劳累,保证充足休息。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在营养支持上,要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2.儿童患者:儿童肺部肿瘤相对罕见,若需手术,因儿童心肺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护理需更加精细,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做好心理安抚,避免因不适哭闹加重呼吸负担。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肺功能较差,术前需充分评估肺功能,积极改善肺功能后再手术。术后加强呼吸支持,防止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