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是肺泡内、肺泡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形成的肺部炎症性疾病。病因分特发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继发性(感染、药物、结缔组织病、环境因素等)。症状有咳嗽、气短、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及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诊断依靠胸部影像学(X线、CT)、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活检(金标准)。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继发性的需治疗原发病。多数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但部分会复发,少数进展为肺纤维化。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药物过敏史人群在诊断和治疗上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机化性肺炎是一种肺部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肺泡内、肺泡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形成。肉芽组织由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组成。
二、病因
1.特发性:原因不明,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这部分病例被称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占机化性肺炎一定比例。
2.继发性:可继发于多种因素,如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后,免疫系统反应异常可引发机化性肺炎;药物,部分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生素等可导致肺部的免疫反应,进而引起机化性肺炎;结缔组织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累及肺部时可出现机化性肺炎表现;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损伤肺部组织,诱发机化性肺炎。
三、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较为常见,多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痰;气短,活动后明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部分患者会有胸痛症状,程度不一。
2.全身症状:发热,可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9℃左右;乏力,身体易疲倦,日常活动耐力下降;体重下降,在疾病持续进展过程中,患者体重可逐渐减轻。
四、诊断
1.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表现为双肺多发的斑片状阴影,也可呈单侧分布。胸部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更具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双侧多发的实变影,常位于肺周边及胸膜下,还可见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可能出现异常;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常升高;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异常,有助于排查继发性因素。
3.病理检查:通过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外科开胸肺活检获取肺组织标本,病理显示肺泡内、肺泡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形成,这是诊断机化性肺炎的金标准。
五、治疗
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可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对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激素使用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免疫抑制剂等其他药物。
2.原发病治疗:对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感染、停用可疑药物、治疗结缔组织病等。
六、预后
总体来说,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症状可缓解,肺部病变吸收。但部分患者可能复发,尤其是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少数患者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纤维化,影响肺功能,预后较差。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成人快。在诊断过程中,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仔细观察孩子症状。治疗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要密切关注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如影响骨骼生长、导致内分泌紊乱等。且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根据体重、年龄等精准计算。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基础疾病,如诱发或加重高血压、高血糖。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同时,老年人肺功能储备差,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加强护理和观察。
3.孕妇:孕期用药需谨慎,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如致畸等。对于孕期发生机化性肺炎的患者,需多学科会诊,权衡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4.有药物过敏史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机化性肺炎前,务必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过敏的药物,防止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