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肺挫伤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肺挫伤的治疗包括多方面。一般治疗有绝对卧床休息与严密生命体征监护,根据情况吸氧并维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方面,胸痛者用止痛药物但要注意不良反应,有感染或高危因素者合理用抗生素,早期酌情用糖皮质激素需权衡利弊。手术治疗,若合并气胸、血胸且影响呼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肺组织损伤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肺修补术或肺叶切除术。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谨慎且要安抚情绪,孕妇选药避免影响胎儿并加强胎儿监护,老年人因常合并慢性病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监护: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减轻心肺负担。对病情较重者,要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老年人或有基础心肺疾病者,身体机能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更需加强监护。
2.吸氧:给予患者适当的氧气吸入,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保证组织器官的氧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对于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注意控制吸氧浓度,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3.维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对于咳痰无力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用吸痰等措施,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长期吸烟或有呼吸道慢性炎症的患者,气道分泌物较多,更应重视呼吸道管理。
二、药物治疗
1.止痛药物:对于因胸痛影响呼吸和咳嗽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利于患者呼吸和排痰。常用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等。老年人或有胃肠道疾病病史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2.抗生素:对于存在感染或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可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患者受伤环境复杂、创口污染严重,或本身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感染风险较高,需积极使用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在肺挫伤早期,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水肿。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感染扩散、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因此需权衡利弊。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更加谨慎。
三、手术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术:若肺挫伤合并气胸、血胸,且胸腔内积气、积血较多,影响呼吸功能时,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内的气体或血液,恢复胸腔内正常压力,改善呼吸功能。术后需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等。
2.肺修补术或肺叶切除术:对于肺组织损伤严重,出现肺破裂、大咯血等情况,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行肺修补术或肺叶切除术。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评估决定。对于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肺组织相对娇嫩,发生肺挫伤后恢复能力较成人弱。在治疗过程中,用药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恐惧和焦虑。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呼吸、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孕妇:孕妇发生外伤性肺挫伤,不仅要考虑母体的治疗,还要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或其他不良影响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胎儿的监护,如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测等,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要注意孕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肺挫伤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需加强血糖监测和控制。同时,老年人身体恢复较慢,需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