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肺部感染受病原体、宿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病原体方面,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支原体与衣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都可致病。宿主因素中,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且多有基础疾病,患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也易感染。环境因素上,医院环境病原体多、交叉感染风险高,生活环境拥挤、通风不良及空气污染、吸烟等会增加感染几率。此外,还针对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给出按时接种疫苗、控制基础疾病、注意个人卫生等预防温馨提示。
一、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因素
1.细菌
细菌是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尤其在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易引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导致严重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于长期住院、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操作等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常感染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发生在医院环境中。
2.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易在冬春季节流行,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3.真菌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是常见的致病真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容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
4.支原体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通过飞沫传播,症状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肺炎衣原体也可导致肺部感染,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发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
二、宿主因素
1.年龄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尤其是婴幼儿,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易发生肺部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呼吸道清除和防御功能下降,同时常伴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
2.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气道防御功能受损,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易导致病原体定植和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肺淤血可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几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白细胞功能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3.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易发生各种机会性肺部感染。
三、环境因素
1.医院环境
医院内存在大量病原体,且患者之间接触密切,交叉感染风险高。医疗器械如呼吸机、气管插管等若消毒不彻底,可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
2.生活环境
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有利于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雾霾等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可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病风险。长期吸烟可损害气道上皮细胞,降低气道防御功能,吸烟者患肺部感染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家长应注意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应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在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儿童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老年人
老年人多伴有慢性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引发呼吸道感染。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对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免疫功能和肺部情况。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艾滋病患者需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意预防各种机会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