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骨折3周后仍不消肿,可能与处理不当、固定不牢、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有关,需就医检查,调整治疗,抬高患肢,进行物理治疗、功能锻炼,注意饮食,定期复查。
1.就医检查:及时就医,进行X线或CT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或其他并发症。
2.调整治疗: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是固定不牢固,需要重新固定;如果存在感染,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有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抬高患肢:休息时尽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物理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热敷、按摩、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以促进肿胀消退。
5.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的前提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如屈伸关节、肌肉收缩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6.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7.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趾骨骨折后肿胀不消退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注意。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趾骨骨折后老不消肿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负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