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多发生于一侧,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下颌前伸、耳屏前触诊有空虚感等,可影响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治疗后需限制下颌运动、调整饮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并遵医嘱复诊。
1.下颌运动异常:患者会出现张口受限,不能闭口,咀嚼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2.疼痛:脱位后局部可有疼痛,咀嚼及吞咽时疼痛加剧。
3.下颌前伸:由于髁突脱出关节窝,下颌骨的位置向前,导致下颌前伸。
4.耳屏前触诊:可触及明显凹陷,称为“空虚感”。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肿胀、压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颞下颌关节脱位可能会影响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疼痛和肌肉萎缩。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局部封闭等。在复位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限制下颌运动:在复位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过度张口和咀嚼,以免再次脱位。
2.调整饮食习惯: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坚硬或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
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漱口。
4.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检查复位情况和恢复情况。
此外,老年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颞下颌关节,避免过度张口、咬硬物等。如果脱位频繁发生或复位后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