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因主要包括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和血行感染三个方面。
1.咽鼓管途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咽鼓管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易经咽鼓管感染中耳。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不当擤鼻:如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可导致鼻涕经咽鼓管倒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等:可导致咽鼓管咽口狭窄、堵塞,妨碍咽鼓管引流,从而易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外伤:如用不洁的器具挖耳、外耳道异物等,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细菌趁机侵入中耳引发感染。
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迁延为慢性中耳炎,进而导致鼓膜穿孔,使外耳道与中耳直接相通,外界的细菌、污水等可经穿孔处直接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3.血行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疖肿等,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婴幼儿由于咽鼓管解剖结构的特点,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
总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不当擤鼻、鼓膜外伤等。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不当擤鼻、保持外耳道清洁等,有助于减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