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可导致骨骼疼痛、肿块、骨折、高钙血症、贫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但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或误诊。
1.疼痛:骨转移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程度可因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而有所不同。疼痛通常为深部钝痛,夜间加重,活动后可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局限于一处,也可向远处放射,如肩、臂、腰、髋等部位。
2.肿块:在病变的骨骼部位可触及肿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表面皮肤可有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
3.骨折:骨转移癌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脊柱、肋骨、股骨等部位。骨折后可出现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等症状。
4.高钙血症:当骨转移癌侵犯甲状旁腺时,可导致血钙水平升高,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口渴等症状。
5.贫血:骨转移癌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6.碱性磷酸酶升高:骨转移癌可导致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提示骨破坏增加。
7.其他症状:骨转移癌还可出现发热、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骨转移癌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对于癌症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骼疼痛、肿块、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骨扫描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骨转移癌患者,治疗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骨转移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及早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